爱润童心:今日寒露
寒露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,秋季的第五个节气。在每年公历10月7日-9日交节。寒露,是深秋的节令,干支历戌月的起始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。进入寒露,时有冷空气南下,昼夜温差较大,并且秋燥明显。
和初秋偶尔形成的白露,略微不一样的是,白露出现的时间短,只是给漫长的酷暑带来一点点凉意,但此时的露水,显然是在气温更低,夜晚更长的时段形成,繁露如星辰如雨水洒在秋天的草木上,让人真正感到的清寒。所以,这一阶段,叫作“寒露”。
从气候特点上看,寒露时节,南方秋意渐浓,气爽风凉,少雨干燥;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。




白露初候为“鸿雁来”,指首批南下的鸿雁们。“宾”为“后至”之意,即迟行的鸿雁在寒露初候之时陆续南下。


深秋天寒,雀鸟都不见了,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,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,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。


寒露深秋,唯有菊花不畏寒而盛放,特别强调菊花是黄色的,因为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或十八天是土旺之时,土对应黄色,故此时盛开黄色的菊花,正应土旺之时也。

寒露带走了夏的炎热,欣赏秋景成了此时人们的习俗之一。比较常见的方式是登高、赏菊。秋天正是菊花开放的的好时候,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,越是霜寒露重,越是菊花开得最艳丽的时节。















寒露到,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。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养生理论,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、润肺益胃。于是,民间就有了“寒露吃芝麻”的习俗,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,如芝麻酥,芝麻糕,芝麻小圆子等。


在寒露这一天,古人有时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。由于日期与重阳节临近,有的地方在寒露有“饮菊花酒”的习俗。而今天大家则喜欢多饮枸杞菊花茶。



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,有关“寒露”的古诗有哪些呢?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!
《咏廿四气诗·寒露九月节》
唐朝·元稹
寒露惊秋晚,朝看菊渐黄。
千家风扫叶,万里雁随阳。
化蛤悲群鸟,收田畏早霜。
因知松柏志,冬夏色苍苍。
寒露之后
桂花香了
菊花开了
柿子红了
枫叶也红了
……
让我们一起拥抱美丽的深秋!



编辑:华珊宏
审核:华 娜
发布:黄 衍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
